药品残氧检测仪的使用需遵循操作前准备、仪器校准、样品检测、数据记录与处理、设备维护五大核心步骤,具体操作方法如下:
一、操作前准备
仪器检查
确认设备电量充足或已连接电源,避免检测中断。
检查传感器是否清洁,必要时用柔软布或专用清洁剂擦拭,禁止使用腐蚀性溶剂。
确认设备已校准(若未校准,需按说明书操作)。
检查待检测药品包装密封性,确保无泄漏,并将其放置在平稳台面上。
环境要求
操作区域需清洁、干燥,避免灰尘和湿度过高影响检测结果。
确保通风良好,防止气体干扰(如其他化学物质挥发)。
二、仪器校准
低氧校准(0%氧浓度)
使用高纯度氮气(纯度≥99.9%)作为标准气体。
将取样针头接入氮气源,按下校准按钮,等待仪器显示“0%”并发出提示音(如“嘟”声),表示校准完成。
高氧校准(20.9%氧浓度)
在通风环境中,将取样针头暴露于空气中(空气中氧浓度约为20.9%)。
按下校准按钮,等待仪器显示“20.9%”并确认校准成功。
记录校准信息
保存校准时间、参数及结果,便于后续质量追溯。
三、样品检测
取样方式选择
常规包装(如西林瓶、输液袋):使用专用取样针或取样器,刺入包装顶部空间,避免刺破包装底部。
特殊包装(如安瓿瓶):
破碎法:将安瓿瓶置于水下气体收集装置内,用长钳等工具破碎瓶体,释放顶空气体,避免气体逸散。
无损取样:使用无损取样针穿透瓶塞,抽取顶空气体。
检测流程
启动仪器,选择“残氧检测”模式,设置检测参数(如检测时间、气体收集量)。
将取样针插入样品顶部空间,确保插入深度适中,避免接触药品。
按下“开始”按钮,仪器自动抽取气体样本并检测,通常需几秒至几十秒(依型号而定)。
检测完成后,仪器显示氧气浓度数值(以百分比表示)。
四、数据记录与处理
结果保存
按“保存”键存储检测数据,或通过数据接口导出至计算机。
记录检测时间、样品批次、氧浓度值等信息,便于追溯分析。
异常处理
若数据异常(如氧浓度过高),需复测或检查样品密封性、取样操作是否规范。
对多次异常数据,需分析原因(如包装材料缺陷、灭菌工艺问题)。
五、设备维护
日常清洁
药品残氧检测仪每次使用后,清洁取样针、传感器及设备表面,避免灰尘或残留物影响下次检测。
定期检查气路系统,确保无堵塞或泄漏。
定期校准与保养
根据使用频率,每1-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校准。
更换耗材(如传感器、电池、密封圈),确保设备性能稳定。
存放要求
关闭设备电源,存放于干燥、通风、无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,避免阳光直射。
注意事项
安全操作:避免在易燃、易爆或有毒气体环境中使用;操作尖锐工具(如长钳)时防止受伤。
取样规范:取样位置需均匀,避免在包装边缘或角落取样;安瓿瓶破碎时需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。
数据解读:熟悉检测方法原理及局限性,确保数据符合科学规范(如氧浓度≤2%通常表明包装密封性良好)。